top of page

为打破西方滤镜, 这些中国学生在牛津搞大事情

2019年,第六届牛津中国论坛在牛津开幕。


论坛以“十四亿心跳”为主题,分为电影、对外经济、文学、科技、艺术、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等七大版块。瑞典文学院翻译,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瑞典文译者陈安娜、京东集团副总裁刘子豪、大疆创新董事长李泽湘、知乎CTO李大海、《我不是药神》导演文牧野、牛津大学中国中心主任Rana Mitter、剑桥创新学院主任Alan Barrell等中西方国家具有影响力的人士共同展开对话,解读中国。



“我们的初衷,就是想通过多样化的主题讨论,来打破‘西方滤镜’。”


在对牛津中国论坛主席诸葛钊颖的专访中,她告诉侨报记者,此次活动约吸引了线下及爱奇艺、凤凰网等线上直播平台累计83.5万人,而且每年参与的西方观众数量都在上升。


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本身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希望这能成为他们感知真实中国的窗口。”


英侨网(以下简称“侨”):中国牛津论坛最初是2013年由两名在牛津大学读书的英国学生成立的,能和大家简单介绍下今年组织的主要构成吗?


诸葛钊颖(以下简称“诸葛”):论坛主要是由主席团,后勤,版块策划人和宣传团队构成。主席团有一名主席和两名副主席,负责财政和整体大方向的决定,先由上届成员选出,然后到下一届中招聘版块策划人,每个版块约1-2名负责人。除了有华人同学,还有一名来自荷兰的同学在做负责做国际关系。


每次论坛结束之后,我们会做总结,选出下一届的主力军,然后征集每个版块的主题,有一部分大概是从五六月份就开始策划并开始准备赞助,每年10月份开始准备邀请嘉宾。


侨:论坛刚刚落幕,想必大家都很辛苦。目前论坛成员们都处于怎样的专业背景和学习阶段?


诸葛:是的,其实一直以来组织中国论坛都占据了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尤其是论坛开始之前的1到2个月时间可能是最忙的。我们本科生、硕博生的人数差不多各占一半吧。


硕博生论文量最多,不过在联系嘉宾这方面会有更多的资源;本科生的时间会更充足灵活一些,所以可以做一些执行上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在整体上平衡一下大家的学历背景。


成员大多是来自政治经济专业,大概因为本身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很多都是政治系的学生。但是也有非社科专业的同学,比如宣传团队和后勤的同学就有物理、化学工程等专业;版块负责人就会跟他们本身专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因为对各自版块比较了解,也认识更多的人,比如像这次的文学版块,就是由英语系学和比较文学的同学策划的;艺术版块就是牛津的创作艺术系的学生。



侨:每年度的论坛版块从什么时候开始策划?主题通常如何确定?


诸葛:在新一届团队选举出来之后,版块负责人就要开始准备策划书,说明今年想要做一个什么主题的版块。比如说要讨论对外关系,比如说中非合作或者中英合作在英国退出欧盟之后可能会有什么变化……然后主席团会考虑一下这些版块对观众来说吸引力怎么样,跟最近几个月的时事热点结合的如何


比如特设的“公共卫生”和“女性”这两个版块,初衷就是为了和之前国内的权健事件、以及女性权益运动“米兔”(#MeToo)相结合。而且每一年参加论坛的西方观众都在增加,所以也会考虑到他们渴望了解当下中国的感受。

这个论坛本质上还是想在牛津传播跟中国文化相关的东西,增进英国学生、学者,或者说当地的居民对中国的了解,所以在版块主题的选择上,我们也会考虑到西方观众想要了解的主题。


侨:邀请嘉宾的名单是如何决定的?


诸葛:和牛津官方主办的纯学术性质活动不同,我们会考虑平衡版块内容的构成。除了嘉宾本身的资历,也要考虑嘉宾和观众对他的熟悉度,确保可以在保证版块讨论的学术质量而不是说多请名人带流量。所以目前主要以学术为主,以大众接受度的为辅,保证版块有质量的同时,也不要过于晦涩难懂。



侨:刚才您也提到了特设的女性版块,除了邀请到了海外中国女性研究泰斗Harriet Evans之外,还有两位嘉宾分别是Know Yourself公众号的女性创始人和诺丁汉大学现代东亚文化研究中心的男性教授。能谈谈请这两位的原因和目的吗?


诸葛:Know Yourself是一个70%受众是女性的情感咨询公众号。作为大型信息的收集和散播的平台,它对一些社会趋势会比普通读者或者说学术界的人更有体会,对互联网上女性用户群体更了解;作为心理咨询的公众号,也会遇到跟女性关心相关的问题。加上它的创始人钱庄本身是女性,也可以从女性角度去分享一些社会体验,比如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如何做宣传,开始如何筹集团队资金……这也是中国女性体验的一种缩影。另一方面,他们的文章在众多公众号中也偏向学术化有深度,很契合我们论坛的初衷。


相比于定位生活化的公众号,Bao Hongwei教授是研究学者,对中国的性别问题比较了解;他也处在互联网的信息交流时代中心,会把各种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另外,Bao Hongwei教授是一位男性, 可以提供男性视角和声音,想让观众感觉到,这是一个不论性别结构都可以关心的话题。


侨:在筹备活动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比较有挑战性的事儿吗?


诸葛:我们邀请的嘉宾往往比较忙,行程的安排很紧,都有可能等很长的时间也不能确定下来日程;也有可能等一两个月之后告诉你,他来不了了;有时候准备了一两个月之后,甚至发现一两个嘉宾都确定不下来,就会很奔溃(笑)。所以非常感谢这些能够从百忙中抽空赶过来的嘉宾们,谢谢你们带来宝贵的观点和经验。


侨:已经有很多大咖出现在往届论坛上了,他们在华人群体中都有相当的影响力。您认为目前论坛在西方学生中的影响力如何?我们看到在脸书上有将近一千人表示对这个活动感兴趣,想要去参加。


诸葛:对论坛感兴趣的西方观众是挺多的。除了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包括我们也会一对一给英国研究中国的各种群体或组织发邀请邮件,他们的反应也很积极及时,但实际上能花时间来的人不一定那么多。

一是时间缘故。这和本地通常会举办的小型的、可以随时参加的活动不一样。只有说对中国特别感兴趣的人,才会愿意花整整两天的时间参加这个论坛。加上由于文化背景不同的缘故,一些很有分量的嘉宾可能对英国观众的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所以中国的“路人粉”可能就不会特意过来。

另一方面是门票原因,因为有嘉宾的差旅费需要去报销,我们没有办法把票价定得非常低,相比那些牛津当地的免费活动,收费的活动就会显得没有优势。



侨:目前论坛的盈亏状况如何?


诸葛:说实话,我们其实没有盈利(笑)。因为论坛的门票收入都是用来给嘉宾报销机票和酒店费用,这也是对大老远赶过来嘉宾的基本尊重。加上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在校注册的学生社团,是非盈利性质的组织,本质目的是为了中国文化传播,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就会把门票压倒尽量跟成本持平的水平,用来吸引更多的观众,所以不会真的有很多盈利的空间。


在嘉宾方面,我们也想请一些英国观众愿意关心的人物,但不会特意为了这个目的去迎合他们的口味。一些牛津当地组织的与中国有关的学术活动,多少还带着一点“西方滤镜”和西方中心主义的思想。所以我们想要一步步通过学生渠道,来吸引更多外国观众,在学术界把真正的中国形象传播出去,这也算是完成我们的初衷。

侨:根据您的了解,您认为目前“西方滤镜”主要存在哪些方面?


诸葛:还是一些刻板印象和跟风黑吧。他们探讨的话题其实不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他们发表的观点有很强的偏见性。他们其实不知道真正中国是什么样的,没有见过图片,没有看过真实的报道,或者是和中国有关的纪录片、口述片,甚至我都不觉得他们很关心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他们可能就是会跟着众人发表一些片面的观点,但他们对中国一点也不了解。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想要去给大家提供一些更全面的、了解中国的视角,而不是让西方中心主义把大家对中国的理解都带偏,以至于对中国有微妙的敌意。



侨:今后会有打算借鉴当地的模式,举办一些灵活的、互动性强的活动吗?


诸葛:对,从我们这届起,也开始举办一些小型的活动。毕竟大型活动,要求大家花一整天或一个周末的时间来参加,比较耗时间。但如果是小型活动,形式上更多元化,就能够给学生们更多参与的机会,我们也会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把它做成免费的活动。


比如第一个学期,我们就做了电影放映室。这是跟跟上海电影资料馆,上海电影节合办的一个活动,放了谢晋导演的《芙蓉镇》影片修复版。还有今年这个学期,我们邀请了来自欧洲的研究中国政治的教授过来,举办了一些和中国政治体系相关的免费讲座。大家一起吃吃东西,讲讲故事,从文化宣传的角度来做这样氛围轻松的活动,效果也还不错。这样规模的活动,中国学生跟西方学生的比例差不多是1:1。


之后可能会跟牛津这边的非洲、韩国或者日本学生会有一些合作,举办一些地区性的,不单单说是完全探讨中国问题的活动,也希望能吸引到更多不同背景的学生,也把中国文化推出去。


侨:您接触到来自西方国家的同学对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诸葛:大家都有自己的态度。但是总体来讲,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是很多。并非所有人都对中国抱有敌意,很多人都对中国好奇。我的一个同学就是德国人,他之前在上海实习,然后回来的时候跟我说,她从来没有想到中国是这个样子,她觉得上海和伦敦已经没有什么差别了。她跟我是同一专业的,对政治和局势也都比较关心。所以我们论坛也是这个初衷,让更多西方学生对中国感兴趣,把中国文化传播出去。


(文:Haoxin

图片来自现场拍摄及网络)


(《英国侨报》实习编辑Hannah Lee)

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