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1年全英汉语教学技能大赛顺利落幕

(本报讯)3月20日,2021年全英汉语教学技能大赛威尔士区赛日前在Zoom会议室拉开序幕。来自威尔士三所顶尖大学孔子学院的16名汉语教师参与其中以及来自苏格兰、英格兰和北爱尔兰26所孔子学院的中英方院长、公派教师、志愿者教师、本土汉语教师和周末中文学校汉语教师们以及媒体新闻届的代表逾百人将在线观摩比赛。 本次比赛是继针对学习汉语的大学生,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英大区赛和英国大学生社会公益和商务创新汉语比赛之外的,首次面向英国汉语教师的教学技能比赛,让汉语言文化的交流和学习向前迈进了一步。




卡迪夫大学孔子学院、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孔子学院和班戈大学孔子学院三所孔子学院的公派教师、志愿者教师和本土志愿者教师积极报名。从疫情下的停校不停课,开展网络教学到提高全英汉语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汉语教学技能交流,规范教学、树立先进表率、在比教学比实力中发挥正能量,为全英汉语教师搭建教学交流成长的平台。


因此,语合中心(原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英国代表处在全英组织举办北爱尔兰区、威尔士区、苏格兰区、英格兰区和伦敦周边区汉语教学技能大赛。


2020年1月北爱尔兰赛区汉语教学技能大赛率先举办。比赛旨在百花齐放、百舸争流;重在参与、交流经验;互通有无、以赛促教。让汉语教师在提升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上有突破有作为,迈上汉语教学的新台阶。同时英国也是全欧唯一举办汉语教学技能比赛的国家。


威尔士政府语言、文字和交流主任 Jane Peffers女士指出威尔士政府旨在推行Global Futures Programme(全球未来计划)以培养威尔士青年成为掌握多种语言的全球公民(Multilingual Global Citizens )并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汉语教学在威尔士的推行,特别是威尔士三所孔子学院多年来对汉语教学做出的巨大成绩和努力为该项目的实施贡献了巨大的力量。疫情之下网课和线上教学也毫不松懈。汉语教学技能大赛的举办势必将威尔士汉语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李国强先生鼓励威尔士的汉语教师们克服疫情困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上好每一堂中文课”作为自己的目标,对汉语教学在威尔士的推广和中威友谊及交流做出贡献。


2015年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亚军、前卡迪夫公学国际部中国项目专家,现兰卡斯特大学物理学博士康可表示今天获得的汉语学习上的成就来之不易,并感谢在其人生道路上不同阶段身边的汉语老师,也代表威尔士的全体汉语学习者感谢所有在英汉语老师。


新冠疫情期间线上中文教学为保证学生的学习持续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包括参赛的威尔士大学,威尔士卡迪夫大学,班戈大学,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的孔子学院的老师在内的在英的中文教师迅速地调整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主动适应疫情带来的对中文教学技术带来的挑战。


据统计,2020年3月到7月期间,在英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开设了320多门在线的中文课堂,有17000多名大中小学生参加了在线的中文学习,同时还举办了百余场线上的中文讲座,中文诗词培训等活动,做到了不停学,不停教,为保障学生疫情期间能够继续学习中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语言的本质是交流,疫情形势下国际中文教学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中文学习来说尤其是听和说的训练,更需要线下教学互动和面对面的交流,同时把语言学习和了解文化相结合,既能丰富语言教学内容,使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又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


此次比赛当中也包含了文化教学类的内容,参赛老师通过比赛展示属于他们独特的教学风采,切磋教学技艺,为不断提升国际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彩的教学课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英国男孩爱上汉语,它是一座友谊之桥


来自威尔士的康可9岁就随父母到中国学习和生活。在山西大同,山东青岛,江苏连云港和广东湛江读小学和初中。


中考后回到家乡英国卡迪夫,虽然回到英国但他还是想要继续提升汉语水平,所以去了卡迪夫孔子学院当志愿者。高中毕业后他到兰卡斯特大学读物理学,他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兰卡斯特的原因是因为校区里的孔子学院,他想向更多的英国学生推广学习汉语的好处。


他说:“汉语桥是一座友谊之桥,能够让不同国家的大学生聚到一起,组成一个快乐的大家庭。无论大家各自的母语是什么,在这里,他们可以用汉语讲不同的故事,叙述各自精彩的梦想。


每一届汉语桥的每一位选手背后都有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汉语老师。在2015习主席到访英国,康可有幸被邀请参加了全英孔子学院年会,并为习主席朗诵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这让他感到终身难忘。大学毕业后康可再次回到高中国际部当中国项目的专家,通过两国学校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培养中英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学习汉语给他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融入另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有助于我们真正地成为全球一个公民”,康可骄傲地说。


孔院扎根世界,逐渐走上特色和多元化的道路


自2004年起,全球孔子学院的创立开展的如火如潮,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162个国家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而英国第一家孔子学院是英国伦敦大学孔子学院,它是伦敦大学与中国北京大学的合作项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研究高效率汉语教学方法。

英国伦敦大学孔子学院得到了中国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伦敦孔子学院由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中国国家汉办于2005年合作签署成立,2006年春开始正式运营。

最初,由于签证问题,英国很多汉语教学人才大量缺失。在国家汉办的支持与配合下,负责团队与英国政府相关部门沟通,终于在2014年促成了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教师及志愿者量身定制赴英签证特许通道的开辟,保障了汉语教学师资供给,为孔院和汉语教学在英国顺利推广保驾护航。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英国孔子学院也正在研究更加特色具有多元化的道路。例如,伦敦孔子学院举办了很多学术讲座,如儒学、孔子《论语》中的教育哲学、中国的超语境写作、清朝的研究、英国的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等等。所有讲座都是英语授课,这样既能够提高外国人的参与度,还能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热烈。

除学术讲座外,伦敦孔子学院还大力推广语言文化体验活动,架设民心相通的桥梁,如在亚非学院社区办的“汉语角”,就把亚非学院社区带动得非常活跃。据悉,汉语角是伦敦孔院的常规活动,每周都会举办,通常是在每周五下午,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畅谈,分享生活中的小趣事。

“汉语角”还定期做主题活动,比如到了“孔子学院日”和中国节庆日,就会设定主题式的活动。它还曾和伦敦警局以及当地酒馆合作举办,让更多的人融入其中,为更多中国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此外,据BBC报道称,牛津布鲁克斯大学还成立了全球首家以出版为特色的孔子学院,将涵盖出版实践和研究两个方面。前者意味着出版各类书籍,后者则侧重研究传播规律。尤其是在媒体数字化的时代,如何有效地覆盖受众是每个团体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孔子学院的出现不仅促成了中外学生的友好交流,还让中国文化得以发扬和传承,当然这也得益于汉语教师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报记者:Hannah Lee)


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