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英国侨报

《中国的宝藏》——跨文化和跨时代的国宝之旅

Updated: Jan 2, 2020



说到中国的艺术品,多数西方人想到的,可能是收藏在大英博物馆或者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瓷器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也局限了西方人对中国艺术文化的直观认知。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有更多值得他们了解的艺术藏品。


事实上,央视团队在拍摄《国家宝藏》第一季时,就产生了“也要让国际友人看到中国宝物背后文明”的想法。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东曾对记者表示说,“既然《国家宝藏》可以用时尚现代的方式讲述中国的文物,那么能否用更国际化的方式,来讲中国的文物?”央视的雄心可见一斑。


艺术类纪录片拍摄本身就不是易事,何况是还是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片中的艺术藏品沉淀了千百年的厚重感,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由表及里、举重若轻地传达到当代观众的彼处?从内容本身来说,又该如何向缺少基本了解的西方观众,介绍藏品的艺术价值和对现代中国的意义?



央视纪录国际传媒选择了与英国野马制作公司进行联合摄制,并在英国广播公司(BBC)频道上播放,“通过覆盖全球且用户广泛的BBC世界新闻频道,节目能够更为广泛的传播,激发世界各地的人们对古老而又现代的中国的兴趣。” 可以说,如果没有央视顶级的资源,英方制作团队也无法拥有如此多的渠道,拍摄中国顶尖的博物馆、20多件国宝级文物,其中不乏上海博物馆3000多年历史的西周大克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故宫博物院里巨大的清代大禹治水图玉山等,甚至还进入了位于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坑。


不过,若是缺少合适的叙述角度和拍摄手法,这部旨在呈现高度抽象艺术内核的文化纪录片,可能很难抵达西方观众的内心。西方社会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强调塑造个性特征鲜明的个体形象;而中国社会注重集体,关注多数群众生活,叙事手法多从大场景出发。在这部纪录片中,制作团队通过聚焦当代中国普通民众生活,回溯博物馆中藏品的最初用途,呈现绵延千百年的生活方式,让不曾了解中国的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个民族的过去与当下。


在以往,这种来自西方的“他者”身份,如何介入叙事过程、表现中国文化,是此类型纪录片面临的最大挑战。此次纪录片中的外来观察者,是阿拉斯泰尔·苏克(Alastair Sooke)。他是英国著名的历史节目主持人,同时也担任英国《每日电讯报》(The Daily Telegraph)的艺术评论。节目中的他虚心求学于各大博物馆研究员身侧,还融入了普通中国百姓的生活,搭乘中国高铁、飞机,在西安的路边摊吃烤串、前往湖南的宝盖镇参加当地的祭祀活动、甚至还品尝了满月酒席上的红鸡蛋……这一切在无形之中拉近了西方和东方、以及中国古代文物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法国著名汉学家,曾任法国国家图书馆钱币、徽章、古物部主任弗兰西斯(François Thierry)认为这部片充满了童趣:“片中所展示的上海、杭州和长沙等地的博物馆珍藏,对法国观众可谓是难得一见。书法一集定会引发法国观众的极大兴趣。” 该片不仅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也深受普通西方观众喜爱。从事医疗行业的丹尼尔(Denial)说:“节目以旅程的方式讲述故事,整体的体验非常生动。同时让人感觉很好的是主持人没有让人感觉把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强加给观众,反而是与观众一起探索。” 在英国工作的博文(Bowen)也表示:“(这部片子的)内容非常好, 而且还通俗易懂,不需要有啥历史背景也能看懂。”


“以前外国拍摄团队带着主题来到中国,会请我们帮忙做联络、制片保障工作等等。但我们没法过多参与。而这次虽然是用英国人的方式来讲中国故事,但我们并不是没有所作为,我们之间的沟通十分积极,能够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李向东向本报记者透露。


不过,两方团队在工作中,依旧少不了磨合——主要还是存在于内容筹备和策划上。由于各自文化差异,使得双方对同一问题的认知会有很多不同,经过不断的磨合、沟通、讨论,最终达成共识,才有可能增加彼此的了解,制作出来的片子,才能让双方的观众都能理解。“在这次拍摄过程中,诚意帮助我们共同克服了跨文化的障碍,才能够完成这次作品。”


这种诚意,也在阿拉斯泰尔的口中也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每当近距离地聆听完一件藏品的故事时,这位在英国伦敦长大的艺术评论家,都会怀揣着虔诚的心,来对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珍宝表示感激。随着中西方互信与互动加深,越来越多优秀的纪录片也随之出现,这部《中国的宝藏》正是其中佳作。正如法国汉学家、书法家塞尔吉奥科斯塔(Sergio Costa)所言,这部片“全新制作,考证严谨,深藏不露的中国稀世珍宝一展风采。内容通俗易懂、老少咸宜。对中国文化无论是喜好或仅是好奇,都不容错过该片!”。(本报记者: 曾昊昕)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