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中国菜排在英国人最喜爱菜肴的前五名。在英敏特咨询公司的投票结果里,中国菜更是摘得第一,并且全英范围内,在伦敦尤受欢迎。
80%的伦敦人都在中餐馆吃过饭,或至少买过中餐外卖;酱油和绿茶的销量也节节攀升。
那么到底伦敦人是如何爱上中国菜的呢?伦敦和中国食物的渊源该从何说起?
📷
伦敦Soho区中国城美轮美奂的牌坊
一切源于那漂洋过海的茶叶……
抵达英国的第一批中国人都是单身男性海员,负责在码头卸运从中国迢迢运来的茶叶。
17世纪时,他们乘东印度公司的船只来到英国,开启了中英的海上商贸往来。
这些人当时住在离码头很近的莱姆豪斯区(英格兰伦敦东部区名,旧时为华人聚居区,现临近杨树高街),到1850年左右,当中许多人转而住在东印度公司在沙德韦尔区域(现今沃平火车站附近)的住所。
又过去十年时间后,一些人移居伦敦东南部的德特福德和伍尔维奇。他们所带来的茶叶是英国人最先尝试的中国食物,当地的华人社区也接受了困居此地的海员。
📷
抵达英国的第一批中国人都是单身男性海员。
图片来源: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
伦敦在1884年终于真正尝到了第一口中国菜。
在南肯辛顿举办的国际健康博览会上,一家餐厅兼茶馆聘用了中国请来的厨师、中国运来的食材,甚至从中国搬来的内部装饰。
当地小报现场对这些食物报以嘲笑,然而在大众之间中国菜一时大为轰动。
伦敦最早的中国城
到19世纪80年代,伦敦的第一家中国城建在莱姆豪斯区附近,当时的中国海员纷纷选择逃离东印度公司提供的恶劣住宿而回到这里。
受海员、码头工人和学生光顾的百货商店、便宜又宜人的咖啡店纷纷开业。
今日,伦敦东区的一些街道还保留着中文名字。
这些商店和饭馆都装饰带有鲜艳的亚洲风情,吸引了许多放荡不羁的作家和艺术家来到这里寻找新鲜感。
然而,传统的中国皮蛋、鲫鱼鲤鱼并不合他们的口味,除了中国人以外的人大多都不在那里欣欣向荣的饭馆里就餐。
📷
图片来源: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
十年之后,英国首都已经建立起两个小型华人社区。一个主要由上海人组成,聚居在彭尼菲尔德区。
另一个主要包括来自广东和其他地区的南方人,聚居在莱姆豪斯区。
1911年时,临近彭尼菲尔德和莱姆豪斯的地区正式成为中国城,餐饮业成为中国城的主导。三年之后,英国移民法变了,伦敦华人的中国家庭成员也开始搬到这里居住。又过去五年之后,张氏社区的人在当地新建了一系列连锁饭店。
1930年是莱姆豪斯区中国城的顶峰时期,居民达到约5000人,其中很多都是海员。
同时,由于流传下来的《傅满洲博士之迷》(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创作的系列小说,主要人物傅满洲被塑造成丑恶的华人罪犯),对于中国城成为赌场、鸦片、卖淫和犯罪窝点的误解也产生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区域遭受了严重的轰炸,不久就摧毁殆尽。战后海上贸易有所下降,1000多名中国海员被航运公司解雇,被迫遣返。在这样凄惨暗淡的背景下,曾经中国城的辉煌已然不再。但实际上,华人社区乃至中国菜的迅猛发展才刚刚开始……
📷
糖醋里脊一推出就大受欢迎:图为英国哈罗得百货柴屋餐厅(Chai Wu)的糖醋里脊
伦敦的第一批中餐馆
20世纪初英国雇佣法的改变使得中国海员很难在船上找到工作,因此他们不得不转而投奔餐饮业。
第一家主流中餐馆于1907或1908年开业,为所有伦敦人而不仅仅是中国人提供菜肴。
虽然关于这家餐馆的开业时间众说纷纭,但在2008年恰逢北京奥运会时,英国报纸仍然热情地同时宣布了第一家中餐馆的百年纪念。
📷
中国城的中式餐点
那么这些早期的中餐馆是什么样子的?
厨师、作家和电视主持人谭荣辉告诉我们:“由于最初的餐馆老板都比较穷,最早的中餐朴素而以实用目的为主,例如大杂烩、咖喱、薯条等。”大杂烩这种菜西方比这些中餐馆还要早几年发明。这些便宜又朴素的饭馆被称为杂烩菜饭馆。
由于英国与香港的旧殖民统治关系,大多数厨师都来自香港等地,因而这些饭馆提供广东菜,这一趋势在今天仍然可以见到。
1958年,一家名叫莲花屋(Lotus House)的餐馆在皇后大道/贝斯瓦特地区开业,一度人满为患以至于没有地方坐的顾客询问是否能把饭菜打包回家——这就是中餐外卖的由来。
另一种说法是,一家开在莱姆豪斯三文鱼巷,名唤当地朋友(Local Friends)的中餐馆是最初中餐外卖的来源,而事实究竟如何已经无人知晓。
二战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余波为Soho区的第二个中国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食材及原料已在伦敦有所供应。四十年代时,更大、更高级的中餐馆开始纷纷开张。
在第一个唐人街被战火摧毁后,许多精明的中国人从伦敦东区来到Soho区购买廉价房产,服务业人员和西区的剧院老板们联手发展起餐饮业。他们也有个现成的客户群:在远东出征养出了中国胃的退役英国士兵。
1951年,当英国政府承认毛泽东的政权后,被困英国的中国使馆工作人员不能返回中国,就需要在英国找新的工作。
因此他们也开始在Soho开起中餐馆来,供应烤肉、海鲜和蚝油炒菜。他们是第一批为伦敦打开中国地方美食大门的人。将近1960年时,中国食材已经广泛在Soho的百货商场出售了。
前使馆工作人员中的肯尼思·罗,后来成为了伦敦中餐馆的传奇人物,成立了中国美食俱乐部。他在20世纪80年代开的中餐馆,“中国记忆”,今天仍然在营业。他和谭荣辉一样都在向英国人推广中国菜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中式餐饮招牌人物:谭荣辉
伦敦的第二个中国城
谭荣辉说:“中国城一直是一个神奇的东方风情的社区,弥漫食品店和中餐馆的美味气息。来到这里我总有回家的感觉。”
今天这个规模更大的中国城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起的。到1951年时,中国内战结束后,难民大量涌入香港,导致更多的单身男性移居英国,就像几个世纪前海员大量涌入英国一样。
整个20世纪60年代,移民潮持续不断,移居英国的大多都是香港的男性农业工人。由于中国土地改革导致的国家农业崩溃,他们来伦敦寻求更好的生活,并定居Soho和贝斯沃特(位于伦敦西部的威斯敏斯特)。
那时海运和洗衣店生意剧烈下滑,他们在日益繁荣的餐饮业找到了工作。赚了钱后,他们把钱寄给国内的家人,一到攒够钱开自己的饭馆时,就把家人也一并带来了。
📷
蘑菇杂烩汤
上世纪50年代的中餐馆通常提供馅饼、薯条、黄油面包和英式粤菜,甚至还有西式的三道菜餐点。但那时的顾客并不买账,因为他们对中餐还一无所知。
但到了六十年代,文化的转变使得伦敦人终于愿意尝试真正的中国菜。
在大英图书馆的一个口述历史记录中,企业家叶世荣(超市荣业行Wing Yip的创办人)阐述了中餐馆早期获得成功的原因:这些餐馆适应了英国人的口味,且在酒吧关门后还营业到很晚,不仅服务质量高,价格还很实惠。到1961年底,为了保持行业的良好声誉,中国餐馆协会创建了,并从香港招收了更多的餐馆工人。
又过了几年后,中山工人俱乐部开张,放映中国电影,开办学校,使唐人街更加兴旺起来。中国的第一个伦敦新春庆典也随之在Soho区爵禄街举行。
20世纪末时,中餐馆和商店的数目在Soho区已经增加,一个新的中国城就此诞生。当时那里约有100家企业和店铺——直到现在也是如此。
📷
中国城的香港鸡蛋仔华夫卷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威斯敏斯特市议会已将中国城发展为社区中心和旅游景点。
谈及过去十年中国城的变化,中国城内的老牌中餐厅Rasa Sayang的新加坡老Ellen Chew说:“我第一次来伦敦时,中国城内充满了千篇一律的生意,每个人都卖一样的东西:点心、烤肉、外卖。经常光顾的都是亚洲人和游客。而今天,商店更加多元化,来自四川、越南、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的各地美食都能找到,中国城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了,人们的看法发生了很大改变。”
中国城与中国菜的兴起
自前使馆工人引进伦敦中国地方菜后,这一趋势一直不断升温。菜单上不再全是大杂烩、咖喱和糖醋里脊,脆皮烤鸭和水煮肉片的加入把中餐馆推至了更高的层次。
1963年,中国大使的前厨师郭元在他开的同名餐馆首次开始供应北京菜。玛格丽特公主和斯诺登勋爵的到访将北京菜要推到了聚光灯下,北京菜首次开始流行起来。
几年后,三文鱼巷里一家名为好朋友(Good Friends)的中餐馆在好莱坞明星中大受欢迎。同时周英华在骑士桥附近开办的高级中餐厅周先生(Mr. Chow),吸引了披头士乐队和米克·贾格尔光顾,直到如今这家餐厅还大受欢迎,中餐馆的发展终于迎来了曙光。
📷
长寿面
70年代初,中国城内的亚洲超市龙凤(Loon Fung)开始出售中国食材和厨具。这些中国烹饪原料也开始在普通超市涌现。中国菜谱开始出现在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上,中餐已经跨入伦敦主流菜肴。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中国地方菜的天下,九十年代则充满了高端食材、面条、创意素食以及有机产品和健康饮食的新时代。
2003年,Hakkasan Hanway Place称为第一个被授予米其林星级的中餐馆,到如今伦敦米其林中餐厅已经有四个了。
在1985年时,英国90%的中国人都从事餐饮业,而到2004年,这个数字已经减少了一半。
有学术和专业背景的人开始从Soho区搬到更富裕的克罗伊登郊区和柯林黛尔。但伦敦中餐业并没有受此影响,伦敦人对中国菜的热爱多年来只增不减。
从早期英国化的粤菜到现在丰富多样的中国菜,中国的街头食品也布满中国城:珍珠奶茶、包子、华夫蛋卷等等。在伦敦现在可以找到四川菜、上海菜、湖南菜、东北菜、福建菜等等各种中国地方菜。
如果那些海员和码头工人看到今天中国城的繁荣,一定也会深感自豪吧。
来源| Londonist
编译 | 刘茜格
图片| 网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