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当中国茶邂逅英国茶 北大和牛津坐不住了…


(本报实习记者孟融 8月1日图文报道)“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古诗里的茶总带着婉转的禅意。而英文诗对茶进行更热烈的表白:“月桂与秋色,美难与茶比。”英国和中国的食物大相径庭,却在饮品上找到了共鸣。中西茶饮伴着赞誉发展至今:英式下午茶从维多利亚时期的贵族特权变得随处可寻,中国茶也在器具和饮茶方式上剧烈演变。一场切磋势在必行。

28日上午9点半,“2018茶美学峰会”在北大牛津校区—古老的伯克利八世伯爵庄园举办。此次峰会由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和书香文化研究院主办,以“茶会中英 美谈东西”为主题,汇聚中英茶专家们畅谈茶的历史与现状,邀请茶艺师们现场演示,并在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设晚宴招待来宾。


坐而论道,中西学者各抒己见

论坛伊始,东道主北大英国校区主任刘芍佳教授致词:“欢迎中英茶商和学者相聚在美丽的英国校区,交流中英茶文化、茶历史、茶贸易。”

论坛上半场主题为“美谈东西——茶的历史与流变”,由书香文化研究院院长叶放主持,并邀请数位中方茶学专家讲话。叶放悉数了中国茶由唐式煎茶、宋式点茶到明式煎茶、清式泡茶千年演变的历史。

泰华古轩创始人麦先生,昭香集创始人陈憬耀分别以自家珍藏的茶具为佐证,探讨中国茶饮方式的流变。

北大汇丰商学院的黄海峰教授表示:“北大绿色研究中心致力于推进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低碳的减负经济,茶文化是适应于世界发展趋势的。茶是绿色经济的源泉,古代的茶马古道就是中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渠道。茶引领绿色生活方式,品茶不仅是品尝味道,也是一种感悟人生和领略茶之意境的过程。”。

澜沧古茶副总经理王鸿波则从生态角度普及了普洱茶的种植。最后,台湾《茶艺·普洱壶艺》总编梁俊智通过闻香杯和公道杯等茶器具的演变管窥了台湾茶文化的发展。


论坛下半场主题为“茶会中英——茶的交流与贸易”,由英国茶学院课程总监简·佩蒂格鲁女士主持,英方茶学专家参与讲话。佩蒂格鲁总体概括了中国茶对英国茶的历史影响,并请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终身教授艾伦·麦克法兰教授讲述了东茶西渐和茶叶全球化的历程。

另有牛津大学前国际事务部门主任保罗·弗拉瑟博士、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康沃尔农业食品委员会主席乔纳森·琼斯与英国茶叶协会执行理事詹姆斯·珀森,分别就近年来的茶贸易市场和走向进行了专业的分析。


起而行之,茶席分享惊艳全场

下午2点,茶席分享开始。当日阴晴不定,时而日光融融,间或斜风细雨。伯克利八世伯爵庄园的花园里、湖泊边、高台上,茶艺师们身着古服摆弄精巧茶具,被观赏的人群拥簇。

根据茶的种类,茶席摊点分为乌龙茶、岩茶、猴魁、紫娟、普洱、白茶、末茶共七大类。茶艺师们现场演示冲泡、壶泡、宋式点茶等冲泡方式,使观众近距离体验中国茶从茶器、茶席到茶境的美学体系。以白茶茶席为例,茶艺师一身白衣端坐于砖墙之前,以竹篮白花为装饰,设置古朴竹席摆放陶瓷公道杯。而普洱金柠茶席则紫花掩映,铺就明亮翠色织布放置透明玻璃器皿。茶席分享活动受到了60余位受邀贵宾的高度评价。


论坛交流和茶席分享结束后,此次峰会颁奖典礼及VIP专场晚宴于晚7点在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宴会厅举办。会议组织方为各方来宾颁发了峰会证书和参展纪念,并组织了中英双语的茶诗咏诵。此次茶美学峰会圆满落下帷幕。


此外,据组织方透露:“活动的目的是为中国茶企与英国茶企、茶贸易机构、茶行业协会的交流搭建资源平台和贸易桥梁。除当日的学术论坛和茶席分享外,自7月29日起,还将在下午茶发源地沃本庄园举办“当中国茶遇见英国下午茶”主题活动,“茶叶拼配”工艺工作坊、中英茶器具设计与创新专题交流会、英国茶商品化与国际化经验分享会、“中茶西传”路径与战略主题参访等一系列活动。”

0 comments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